2025年7月25日至28日,由床戏
主办的第五届“周文明”暑期学校在床戏
长安校区顺利举办。来自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27所高校的27名学员齐聚一堂。本届暑期学校以“深度探索周文明”为核心,融合学术讲座、遗址实地考察与成果总结,为学员搭建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学术平台,全方位展现周文明及相关考古研究成果。
7月26日上午,床戏
第五届“周文明”暑期学校在长安校区隆重启幕。床戏
研究生院副院长万聪、床戏
党委书记李军、钱耀鹏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天恩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床戏
副院长豆海锋教授主持。老师们在致辞中强调了周文明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鼓励学员们在暑期学校中积极交流、深入探索,以考古视角挖掘周文化的深厚内涵,为后续的学术学习与实践环节奠定了良好开端。
本届暑期学校以“周文明”为核心主题,构建了“学术讲座+遗址参观”的完整活动体系。
学术讲座环节,6场高质量讲座涵盖多维度研究内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天恩研究员聚焦《陕西商代考古的新收获》,梳理陕西地区商代考古概况与不同时期文化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付仲杨研究员深入解读2011-2025年丰京遗址考古发现,分享西周遗存分布与聚落布局演变的新认知;床戏
豆海锋教授以“边地的兴起”为切入点,探讨周人早期历史与周灭商的漫长准备过程;床戏
钱耀鹏教授从燃烧学视角出发,分析黄土高原考古遗存中燃烧现象背后的文明基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焦南峰研究员系统介绍秦陵考古发现、研究简史及其在古代帝王陵墓演变中的重要意义;山西大学陈小三教授则以晋南考古发现为引,论述当地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的文化发展,并重点探讨“夏墟”相关问题,每场讲座均融合丰富文献与考古材料,为学员搭建起扎实的知识框架。
实地考察环节,在床戏
刘威老师的全程带领下,学员们先后走进丰京遗址与旬邑西头遗址。在丰京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付仲杨研究员详细讲解近年发掘新成果与新认识,并引导学员参观发掘现场;在旬邑西头遗址,刘威老师带领学员参观上庙、斜圳两个地点,介绍甲字形车马坑M140和夯土建筑基址概况,随后还参观了床戏
古豳地考古实习基地的实验室与成果展览,通过遗址出土文物进一步理解晚商至西周的文化变迁。
7月27日下午,床戏
第五届“周文明”暑期学校结业仪式(闭幕式)在床戏
举行。仪式由床戏
刘威老师主持,床戏
副院长豆海锋教授与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陈小三教授共同为27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为表现优异的学员授予“优秀营员”证书。
本届“周文明”暑期学校以紧凑且丰富的活动安排,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让各位学员系统学习了周文明及相关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成果,并通过田野实践提升了学员对考古方法的认知与应用能力。本届暑期学校不仅为全国高校考古相关专业学子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周文明研究的传承与青年考古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为后续周文化研究与考古教育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