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戏

学术讲座

您当前的位置: 床戏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孙璐:技术迭代与制度成型:中国古代车马的双重历史维度丨“博望论坛”第255期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量:   分享到:

        主讲人介绍:孙璐,女,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草原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考古学理论、公众考古、博物馆社会服务、北方民族考古等领域研究。著有《韩半岛北部地区车马具的登场与性格》(韩文)、《中国东北地区先秦时代车马具的登场与变迁》(韩文)、《从中国汉代土墩墓看越人的“北徙南迁”》(韩文)、《东北亚地区车马器的新认识》等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韩国百济、新罗、加耶马具综合研究”科研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田野考古发掘模拟训练系统”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自治区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二特等奖。

        讲座概要:车马并非单纯的古代 “交通工具”,而是串联技术革新与社会秩序的核心物质载体 —— 轮轴的精进如何支撑起早期国家的礼制框架?马镫的发明为何成为改写军政格局的 “隐形革命”?车马的等级规范又怎样映射出王朝的治理逻辑?

        本讲座将以 “技术迭代” 与 “制度成型” 为双主线,打通器物史、技术史与制度史的研究壁垒。在技术维度,将梳理从夏商 “驾二”“驾四” 的车马体系,到春秋战国骑兵兴起的装备革新,再到秦汉以后车马形制的标准化进程,解析轮、轴、鞍、镫等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及其对出行、战争的颠覆性影响;在制度维度,将聚焦车马与等级秩序的深度绑定 —— 从 “天子驾六” 的礼制规范,到不同阶层的车马用度禁忌,再到驿站体系中车马的行政功能,揭示车马如何从 “物质工具” 升维为 “制度符号”。

        通过结合考古出土实物、文献记载与跨学科研究方法,还原车马技术演进与制度建构的互动图景,探讨 “技术赋能制度” 与 “制度规范技术” 的历史逻辑,为理解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社会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联提供全新视角。